微電解水處理設備技術在水產養殖的應用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其核心是微電池,微電池是由鐵、碳、二氧化硅、二氧化錳、鋅等材料復合改性而成,利用原電池的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使得水體中低價位的氨態氮、亞硝態氮氧化為高價位的硝酸態氮,為浮游植物所利用。
養殖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大幅度降低,碳、氮達到一定平衡,從而加快養殖水體物質循環,減少氨氮、亞硝酸鹽的累積,促使水體成為有益于微生物、魚類生長和繁殖的“活水”,保持優良的水質。我們在佛山市高明區某養殖場鱖魚養殖過程中開展試驗,使用微電池,應用微電解水處理技術調控養殖水質,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微電解水處理設備在養殖中的討論如下:
1.微電池對養殖水質的影響
據養殖場管理人員反映,在往年的養殖過程中水質穩定性比較差,在養殖后期非常容易因水質惡化出現“反水”的現象,導致經常使用生石灰和微生物水質改良藥物進行調水,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在安置微電池之后,水質有明顯的好轉,在試驗期間和塘的水色始終以淺綠色為主,并表現為嫩、爽,水質比較穩定,而對照塘1#在試驗期間水質清瘦,透明度高,水質不穩定,出現3次“反水”現象,并造成死魚1500多千克。
雖然從數值上看3#塘的氨氮含量比和塘高(原因可能是塘的底質較為復雜,沉木較多,有機質較為豐富),但與往年的情況相比已有好轉,并且沒有出現“反水”現象。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微電池對水質的調控作用并不僅僅顯示在水質的指標數值上,而是在維持整個魚塘中的生態平衡。
2.微電池對鱖魚生長的影響
從鱖魚的生長數據上看,對照塘的鱖魚生長速度明顯要快于試驗塘,其中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對照塘的面積只有3畝,相對試驗塘要小很多,有利于鱖魚的攝食,提高攝食的效率,減少追逐餌料魚時體能的消耗。
但是在安裝微電池的試驗塘中,鱖魚的成活率卻比對照塘高出1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微電池的作用,使得水質比較穩定,一方面減少了水質調控藥劑的使用,另一方面保持良好的水質有利于鱖魚的生長,對提高其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減少了病害防治藥物的使用及死魚的發生。
對照塘在養殖期間進行11次常規的消毒殺蟲和5次微生物調水,而試驗塘只進行了4次常規的消毒殺蟲。在餌料系數方面,對照塘的餌料系數相比試驗塘要高很多,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高密度養殖過程中因小水面池塘水質調控管理不善和防治藥物使用不當出現死魚而造成的。
而2#塘的餌料系數比塘高,是因為2#塘的養殖面積比較大,使得鱖魚的活動范圍大,消耗體能多,導致攝食量多。
3.微電池對養殖效益的影響
安置微電池的魚塘,用藥成本比對照塘減少了約65%,成活率提高了12%,畝純收入達到15000元以上,而對照塘畝純收入只有800多元。在微電池的作用下,試驗塘的水質更為穩定,可以減少養殖后期的風險,待價捕魚上市,獲得較好的養殖效益。
隨著近年來的養殖成本不斷攀升,降低成本和提高成活率成為提高整個養殖效益不可忽略的環節。從養殖效益的分析數據中可以看出,提高成活率和降低用藥成本是微電池試驗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兩方面優勢。